战场小栖
rest in war



前言:Marder(黄鼠狼)系列是二战德军最早大量装备的坦克歼击车,尽管它的产生有很大的应急的成分,而且作为过渡车型在1944年就停产,还是有近三千辆Marder系列装备了若干“装甲反坦克营”(Panzerjagerabteilungen)配属于坦克师和机械化师。更重要的,Marder系列确立了德国坦克歼击车的发展方向,并为建立相应的部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德国人制造了近万辆各型坦克歼击车,留下了一个至今为人津津乐道的武器家族。其中本次作品的主角Marder(黄鼠狼) Ⅱ / Sd.Kfz.131,是在Ⅱ型坦克底盘上加装75mm Pak 40/2 L/46火炮,1942年6月到1944年3月共生产了576辆,另有75辆由Ⅱ号坦克改装。对于黄鼠狼II的感觉源于90年代中期,笔者第一次在上海的老牌模型店翼风模型的货架上看到田宫的这盒黄鼠狼II,就被他敞开式的战斗室和中规中矩的外形所吸引,和“格子窗”成为那时候笔者的2大怨念物。近期得知威龙即将推出中期型的黄II,且同带“煤炭棒”水贴,笔者为了不让这盒模型永远的留在盒子里,所以一时起意,有了本次的作品。

 

 

 

 

 

 

 

 


制作

由于套件是田宫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产品,虽然经典但仍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在细节的精细度和准确性方面远不如威龙近期出的同款。此外最头疼的是该车的履带,全无细节可言,无奈购买了威骏的该地盘通用履带。本以为总算解决,谁料威骏的履带与田宫的主动力不匹配,再次崩溃,只能一个个的齿修正到合用为止。在完成的组装后,鉴于车体各部分的细节是在不尽人意所以在车体细节较多的部分堆上各种补给品和包裹。不过由于市售的树脂翻件和车体表面的结合度不是很好,所以需要自行使用AB土进行调整,笔者顺便还给田宫粗犷的炮口制退器捏了个套子。

车体的涂装根据“煤炭棒”的黑白照片和说明说提示进行,先用盖亚的铁锈红水补土喷涂全车,后以自调的暗黄色打底,喷笔调成小出气在车体上绘制出绿色圆点迷彩。之后使用AV漆手涂车体上的工具已经车轮的橡胶圈部分,车体的各种负载物也使用AV漆手绘,并通过深浅的变化表现包裹的层次感,全程花费极大的耐心,但想过还是令人满意的。在贴上水贴和全车消光后搭配手绘和海绵掉漆,分别用AV的奶白,暗灰,红棕三种颜色来表现不同位置的不同效果和层次,并且在车体上划出细微的划痕。之后进行全车渍洗和滤镜。滤镜主要使用了土黄,棕色,黑色,白色4种油画颜料。完成以上步骤后车体的表面已经有较为丰富的颜色变化,之后再画上一些流锈,油污和水渍。完成了车体的旧化后进行行走部分的处理。使用了3种不同颜色的天然土,进行一层层的叠加,以达到丰富观赏性的目的。

在完成车体后,笔者决定给“煤炭棒”制作一个地台。首先找到一个IKEA出售的相框,取出玻璃后用胶水将背板固定实。先用苯板切出所需地台的地形。然后调制石膏浆倒入场景,制作出大致的地形。在石膏未干时在地台上压出履带和各种车辆行进过的痕迹,最后再用石膏浆调整细节即完成上色前的步骤。地台以田宫的水性亚克力涂料喷涂,表面以稀释的天然土进行修饰。杂草使用拧开的麻绳。树木则用一次性筷子做出主干,AB土对树皮等细节进行塑形,加上WOODLAND的树枝部分,即告完成。为增加趣味性,在场景中加入了2名德军士兵。车长源于威龙的三突车组,使用AB土对手臂进行了重新塑形。步兵来自于红星的套件,在此处不得不吐糟一下红星,居然封面上人物的动作和套件实物完全无关,所以也进行了大外科手术才算调整出了自己需要的动作。两个人物都使用AV漆手绘,面部主要用过颜色的变化表现轮廓的立体感,衣着则手绘出阴影增强立体感。最后给步兵的步枪粘上枪带后,放入场景,作品完成。

 

 

 

 

 


 

BACK